一周財經新聞匯編 2022.1.24——2022.1.30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1-30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解放日報:上海正加大力度布局車規級芯片的生產,盡快解決汽車“缺芯”問題。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。目標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120萬輛,產值突破3500億元,建成滿足125萬輛以上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充電網絡。
一周財經新聞匯編 2022.1.24——2022.1.30
【概要描述】解放日報:上海正加大力度布局車規級芯片的生產,盡快解決汽車“缺芯”問題。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。目標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120萬輛,產值突破3500億元,建成滿足125萬輛以上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充電網絡。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1-30
- 訪問量:0
一周財經新聞匯編
2022.1.24——2022.1.30
2022年1月24日
1.解放日報:上海正加大力度布局車規級芯片的生產,盡快解決汽車“缺芯”問題。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。目標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120萬輛,產值突破3500億元,建成滿足125萬輛以上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充電網絡。
2.中國基金報:截至1月22日,證券行業從業人員共計34.30萬人,同比增長2.54%,是繼2018年后再次站上34萬人的關口。為了大力發展財富管理,券商2022年繼續廣撒“英雄帖”,有的直言“人數不設上限,廣納賢才”,部分頭部券商更是已經把目標鎖定到了2023年的畢業生。
3.中經網: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嚴峻,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所謂隔離險,這類產品價格低、購買方便,迅速收獲了一大波流量。隨著有消費者吐槽并非“隔離就能理賠”,隔離險“買易賠難”的聲音漸高。業內稱,市面上常見的隔離險往往都是一年期以內的意外險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購買保險時一定要根據自身需求,同時也要關注保險合同責任。
2022年1月25日
1.貴州茅臺新品茅臺1935于1月18日發布后,供不應求的火爆場景便延續至今。指導價為1188元/瓶的茅臺1935“未賣先火”,已有人在高價求購,市場價已達1800元/瓶。有經銷商稱第一批現貨在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。某電商平臺上,更是幾十萬人預約搶購,瞬間“秒光”。
2.證券時報:軟銀集團計劃擴大旗下“愿景基金”的日本投資團隊,增加員工并加大交易撮合力度,這意味軟銀的投資重心可能會悄然轉移至日本國內。目前,軟銀的投資組合中,美國占42%,歐洲占28%,中國占15%。然而,隨著在海外投資的幾次碰壁,軟銀未來可能需要實現投資多元化。
3.中信建投:截至1月21日,已有睿遠、泓德、中庚等眾多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披露了四季報。關于睿遠基金的傅鵬博,四季度重點配置了建筑建材、化工、TMT和新能源等子板塊,核心股票比例相對穩定。關于泓德基金的鄔傳雁,加大制造業的配置,減少了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配置。關于中庚基金的丘棟榮,加大了金融業、制造業、批發和零售業的配置,主要減少了對采礦業和房地產業的配置。
2022年1月26日
1.商務部:2021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,貨物貿易總額連續5年全球第一,吸收外資保持全球第二,對外投資穩居世界前列,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,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,簽署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。
2.經濟參考報:截至目前,已有江蘇、山東、廣東等多地出爐2021年經濟成績單,經濟穩健復蘇、穩中向好成為共同特征。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市共有12個。廣東GDP首次突破12萬億元,連續33年位居全國首位。此外,江蘇、山東、浙江分別突破11萬億元、8萬億元、7萬億元,湖北、四川、河南均突破5萬億元。北京、浙江、江蘇、山東、重慶、安徽、湖北、江西、海南、四川、山西等11個省市2021年GDP增速超過了全國增速(8.1%)。其中,湖北GDP增長12.9%,快于全國4.8個百分點,實現強勢復蘇。
3.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“穩定器”和“壓艙石”,也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。2021年,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73家,占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.23%,總市值10.62萬億元,占深市總市值的26.47%。IPO方面,2021年深市國企新上市數量20家,同比增長150%;募集金額140.82億元,同比增長318.61%。
2022年1月27日
1.北京商報:截至2021年底,北京全市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超1200萬個,交易額達96億元。對公錢包超130萬個,覆蓋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、醫等冬奧全場景40余萬個。下一步,北京將持續穩妥有序深化數字人民幣試點,建設具有智慧金融服務優勢的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。
2.近日金融管理部門召集幾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開會,研究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、法治化原則,參與風險房地產企業的資產處置、項目并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。資產管理公司在上述領域具有豐富經驗,其參與有望加快風險企業資產處置進度,促進風險化解和市場出清。
3.證券時報:引發去年車用芯片荒的主因是需求激增,而不是半導體供應商無法提高產量。2021年車用芯片出貨量達524億顆,年增30%,增幅遠高于整體半導體出貨量的成長幅度22%,且是2011年以來車用芯片出貨成長幅度最高的水準。
2022年1月28日
1.截至去年四季度末,QDII基金規模為2594億元,相較于2020年年末的1293.5億元增加1300億元。從業績來看,原油類QDII成去年QDII基金的大贏家,多只產品全年收益率在50%以上。此外,投資越南、歐洲、日本等股市的QDII基金也為投資者交上滿意的答卷。
2.市場監管總局:將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完善系統建設,切實提高企業退出市場的效率,促進企業“新陳代謝”、結構優化。將加快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規則,不斷健全多層次的競爭監管規則體系,明確規則底線,為市場主體提供一個明確的預期。
3.國務院: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》,完善平臺經濟相關市場界定、市場支配地位認定等分析框架。落實平臺企業并購行為依法申報義務,防止“掐尖式并購”。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協同,統籌運用電子商務法、廣告法、價格法等,完善敏捷治理等新型監管模式。完善網約車、共享單車、汽車分時租賃、網絡貨運等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規則和標準。
2022年1月29日
1.截至1月27日,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發行規模超千億元,百億級私募發行也出現了一些亮點。臨近春節長假,超七成私募認為市場調整帶來布局良機,選擇持股過節。業內稱,A股或將涌現較多高性價比的投資機會,具體來看,新能源、科技和軍工等成長賽道仍是機構重點關注的方向。
2.2021年末,險資運用余額達23.2萬億元,同比增長7%。其中,債券占比達39%,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合計占比為12.7%,銀行存款占比為11.3%。2021年,險資大類資產配置格局呈現三大變化,債券占比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;代表權益資產的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合計占比創下2019年以來新低;銀行存款占比創下2013年以來新低。
3.2021年第四季度,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,蘋果出貨量達2150萬部,位列第一,自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奪冠;OPPO以1430萬臺的出貨量位居第二;榮耀、小米、vivo分別以1420萬臺、1350萬臺和1340萬臺位列第三至五名。
2022年1月30日
1.中證報:1月以來,地方兩會密集召開,多地著力擴大有效投資,設置投資增速目標,區間位于6.5%至10%,河南、安徽、廣西等計劃投資增速達10%。在發力方向上,交通、民生等傳統基建全面發力,5G等新基建也加快推進。業內預計,上半年基建項目將加快落地,基建投資有望提速。
2.隨著LPR下調,近期多地住房按揭貸款利率做出相應調整。1月受監測的103個重點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.56%,二套利率為5.84%,均較上月回落8個基點。其中59城房貸主流利率環比下調,較上月增加19個基點。樓市表現仍存在分化現象,多地樓市繼續降溫。
3.2021年共有2980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,占年末上市公司總家數的63%。此外,基金公司近兩年躍升為調研主力,2015至2019年,證券公司在各機構類型中持續霸榜。從行業看,機械設備、醫藥生物、電子、基礎化工、計算機五大板塊最受青睞,集中了45%的機構調研股。
推薦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