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財經新聞匯編 2021.12.27——2022.1.2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1-02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經濟日報:2021年,國貨品牌上直播已經成為營銷標配。截至今年6月,我國已有近四成網民成為直播電商用戶。無論是從供給側還是從需求側來說,國貨品牌已成為直播電商這個新貨架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告別價格戰、夯實專業性,直播電商正助推越來越多的優質國貨成為“國潮”。
一周財經新聞匯編 2021.12.27——2022.1.2
【概要描述】經濟日報:2021年,國貨品牌上直播已經成為營銷標配。截至今年6月,我國已有近四成網民成為直播電商用戶。無論是從供給側還是從需求側來說,國貨品牌已成為直播電商這個新貨架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告別價格戰、夯實專業性,直播電商正助推越來越多的優質國貨成為“國潮”。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1-02
- 訪問量:0
一周財經新聞匯編
2021.12.27——2022.1.2
2021年12月27日
1.經濟日報:2021年,國貨品牌上直播已經成為營銷標配。截至今年6月,我國已有近四成網民成為直播電商用戶。無論是從供給側還是從需求側來說,國貨品牌已成為直播電商這個新貨架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告別價格戰、夯實專業性,直播電商正助推越來越多的優質國貨成為“國潮”。
2.??途W:年末已至,2021年秋招進入尾聲,Offer陸續發放。今年應屆生薪酬整體呈上漲趨勢,23%的企業將薪酬整體調高;27%的企業調整了部分崗位的薪酬。碩士生平均年薪方面,杭州的薪資全國最高,達到31.6萬元,北京、深圳緊隨其后,分別為27.11萬元、25.72萬元;本科生方面,前三是北京、深圳和上海,薪資依次為27.11萬元、25.72萬元和25.35萬元。從行業看,碩士在互聯網年薪最高,為30.74萬/年,本科生則在汽車行業的年薪最高,為24.64萬/年。
3.統計局:1-11月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9750.1億元,同比增長38.0%。11月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059.6億元,同比增長9.0%。11月末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41.07萬億元,同比增長9.8%;負債合計79.57萬億元,增長9.1%。
2021年12月28日
1.央行: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;精準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;依法加強對資本和平臺企業監管,持續做好頭部網絡金融平臺整改工作。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,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;繼續利用好多邊債務協調機制,穩妥應對低收入國家債務問題。
2.國務院:發布關于“十四五”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批復。實施要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,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,著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,暢通陸海連接,增強海上實力,走依海富國、以海強國、人海和諧、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,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海洋強國。
3.百度李彥宏:首次通過百度元宇宙產品“希壤”直播主旨演講。當下時代“人機共生”進入生活方方面面。智能交通將是影響未來10-40年的重大變革,可使5年之內中國一線城市將不再需要限購和限行,10年之內基本解決擁堵問題。
2021年12月29日
1.央視財經:“雙減”后,素質、興趣類培訓班火了,寒假班幾乎爆滿,增長率500%。唱主角的不再是學科類課程,更多的是素質類課程。主打體育、科技、藝術綜合培訓,雙減之后,每周末幾乎所有的教室都排滿了課程,雖然離寒假還有一個月,但他們開設的寒假班報名幾乎滿員。
2.高端制造迎來成長大機遇,產業升級+自主可控是機械行業中長期維度的兩大成長主線,綜合考慮行業賽道、公司競爭力和估值水平,把握優質賽道里中長期有望穿越周期的龍頭公司;挖掘高成長細分子行業中的優質龍頭公司或高彈性低估標的。
3.12月28日,數字貨幣板塊盤中大幅拉升,截至收盤,多只個股漲停;消息面上,國內著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。業內稱,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78.88萬億元,占國內GDP比重將達到55.34%。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逐步多元化,數字經濟、冬奧會等場景支持,數字人民幣產業鏈投資價值機會凸顯。
2021年12月30日
1. 每經網:隨著注冊制相繼在科創板、創業板落地,最近幾年,IPO項目的過會率較以往有所提高。截至12月27日,今年來首發上會的IPO企業共445家次,其中403家次通過,29家次未通過,整體IPO的過會率為90.56%;而去年全年,首發上會的IPO企業共624家次,整體IPO的過會率為96.96%。目前,科創板有90個IPO項目處在審核階段,創業板則有288個IPO項目在審,表明來年IPO的后備軍規模仍然較為充足。
2.2021年A股上市公司523家通過IPO合計募資5436億元,IPO企業數量和募資金額分別同比增長20%、13%,都創出了歷史新高。2021年上市的IPO企業中,主要以科技股為主,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計算機、通信和其 他電子設備制造業(62家)、專用設備制造業(54家)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37家)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創業板IPO數量超過科創板,科創板融資額領先。
3.中證網:《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(2021)》發布。因地制宜推進碳達峰碳中和,避免“一刀切”和“碳沖鋒”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,嚴控“兩高”產業。調整能源結構,打造清潔高效現代能源體系。重視節能提高能效,實現能源“雙控”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轉變。
2021年12月31日
1.高瓴旗下證券私募上海瓴仁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管理規模突破百億元。瓴仁基金于2021年7月6日成立,并于8月20日完成備案登記,注冊資本為1005萬元。管理規模從備案到突破百億元,歷時僅4個月。
2.中歐財富:截至11月30日,25家公募基金、30家證券公司和3家第三方獨立銷售機構共計58家機構獲得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。從年齡分布來看,年輕人成為理財“主力軍”,18-40歲占比達到81.66%,30歲及以下的占比超過60%。資金的投資年限為1年以下的短期投資者占比僅為20.38%。
3. 每經網:隨著注冊制相繼在科創板、創業板落地,最近幾年,IPO項目的過會率較以往有所提高。截至12月27日,今年來首發上會的IPO企業共445家次,其中403家次通過,29家次未通過,整體IPO的過會率為90.56%;而去年全年,首發上會的IPO企業共624家次,整體IPO的過會率為96.96%。目前,科創板有90個IPO項目處在審核階段,創業板則有288個IPO項目在審,表明來年IPO的后備軍規模仍然較為充足。
2022年1月1日
1.央視財經:2021年,疫情影響之下,“宅經濟”正在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。云辦公、短視頻、生鮮外賣、預制菜、投影儀、跑步機、游戲直播、方便面、掃地機、家居服入選2021宅家利器榜。其中,疫情期間,14億中國人吃掉了全球近四成的方便面。
2.發改委: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(REITs)有關工作的通知。提出加強與證監、行業管理、城鄉規劃、自然資源、生態環境等部門的溝通協調,共同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盡可能壓縮項目準備周期。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,重點圍繞項目手續完善、產權證書辦理、土地使用、PPP和特許經營協議簽訂、國有資產轉讓等,協調有關方面對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予以支持,加快無異議函等相關手續辦理,落實各項發行條件。
3.2021年消費領域的五大熱詞為平替、攢錢、理性、國潮、斷舍離。“平替熱”在年輕人中趨于流行,是一種以儉代奢、量入為出樸素消費觀的回歸。社會各方面也應在此基礎上再做一些努力,促進理性消費回歸。理性消費不是抑制消費、不會影響經濟,相反它將促成一種更加務實、健康、文明的消費文化,反作用于經濟結構的優化。
2022年1月2日
1.在“穩”的總基調之下,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將扎實推進,A股投資“路線圖”愈發清晰,“專精特新”有望成為點睛之筆。2021年末,A股總市值逾96萬億元。預計在眾多積極因素支撐下,2022年A股總市值將躍上100萬億元新臺階。
2.截至2021年末,北交所投資者數量超475萬戶,是設立消息宣布前的約2.8倍。開市以來,日均成交額較2021年8月精選層增長3.04倍,日均換手率1.79%,整體年化換手率為434.26%,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動性特征。
3.中國經營報: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最新報告預測,2021年世界半導體產業營收額將達5529.6億美元,同比增長25.6%,從年初8.4%的預期增長率調高到25.6%。業內稱,雖然全球半導體公司不斷擴產擴能,但是短期內仍未看到供需平衡拐點的到來。
推薦資訊